建筑师,你在出卖时间还是知识?
你对“准时上班、弹性下班”的潜规则成心见吗?
中国设计行业究竟是否是1个重视效力的行业呢?
本文来自公众号“LINartisan(ID:LIN-artisan),建筑师林磊的原创木作品牌,作者LIN”
头几天跟1个毕业3年,在沪上1家很有知名度的设计公司当主创建筑师的学弟聊天,偶然谈到他们公司的管理制度:
“……每天极端严格的依照时间计考勤,晚按指纹(打卡机)1分钟也算迟到,要扣半天工资,晚到1小时就要算旷工。另外加班不调休也就算了,加到晚上10点后第2天才允许晚到15分钟。我感觉自己就像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有必要把时间管理得那末死吗?”
我们都知道管理是必须的,但如此严苛的管理明显也不对。
无奈的是,建筑设计行业内早已集体达成了“没有加班工资”的默契,大家也都甘心或不甘心的默许了这点。因此“工作时间”这个本来清晰的概念开始变得模糊,模糊到大多数人乃至都不把它当1回事去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01
应当管人还是管事?
建筑设计属于轻资产型的行业,可以说本钱里最大的1块就是“人”的开支。对人材资源的培养和争取,现在很剧烈,将来只会更剧烈。
“那我只要把手下的每个人都管理好,立好行动准则和赏罚机制,不就OK了吗?”
这句话听上去仿佛没甚么毛病,关键词是“管人”。那些在管理方式上偏向于管人的公司,常常认为只要把每个具体的人管理好了,就可以间接的把人做的事也管理好。因此他们的关注点是如何给人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如果你刚进入1家设计公司,HR小妹递给你1本厚厚的员工手册,翻开后里面事无巨细的列了n多条公司的各种规章。那末恭喜你,你将会被很好的照(jian)顾(kong)起来。
建议拿出你在上学时做浏览理解题的精气神来,逐条研究消化,然后再侧面向老员工打听1下政策实际履行的情况,就不至于稀里糊涂踩了雷区。
相反,你还会发现有1些公司管理得比较疏松。他们虽然立有规章制度,但弹性巨大,只要是通情达理的事都会被包容和允许。相对“管人”,他们更偏向于“管事”。在管理方式上偏向于管事的公司,会认为人只是取得事情结果的履行者,关注的重点在于事情本身,而不会对人有过量的限制。
02
考勤的目的是?
如果弄1个“建筑设计公司槽点排行榜”,那估计“考勤”和“分配”这两项会无悬念的位居榜单前两名。
就我个人经历过的几家不同类型的公司来讲,有些考勤制度不但有背情理,而且还荒唐可笑。我常常在想,拍脑袋制定这些规章的人想要到达的目的究竟是甚么?
举个例子。
我曾的1个老东家,有段时间为了加强管理,制定出了满满3页纸的考勤规定。其条文之细使人叹服,就差规定上厕所的时间了。其中对下班后加班的银行员工工作服证件照规定是这样的:
“……从5:30下班1直到晚上8点不计入加班时间,8点开始凭小组长签字的加班单才能算作有效加班……”
规定1出,大家对8点后才算加班这个时间点的选定表示费解。后来有好事者打听到的解释,居然是由于“有的人下班后会悠闲的吃上1个多小时的饭,然后再闲谈上1个小时才开始加班,所以不能把加班的时间点设置得太早,避免被钻空子!”
我只能说,制定这个规章的人在认识上犯了1个大毛病。
首先,假定了每个人都是见空子就钻见便宜就占的小人。接着,再以不让这类小人占便宜作为动身点来给所有人制定规范。这样做表面上仿佛杜绝了少数耍小聪明钻空子的现象,但实际上却在变相“鼓做工作服生意励”大家都按小人的方式做事,否则是划不来的。
这个规定终究履行的效果如何呢?
不出所料,那些喜欢做事拖拖拉拉的人还是1如既往的吃上1个多小时的晚餐,再闲谈晃荡1阵子才开始加班;而那些本来效力高的人,也不能不被迫加入了前面的队伍,拖拖拉拉到8点后才开始干活。
这让我想起了1句话€€€€好的法律能让坏人变好,而糟的法律则会把好人都变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考勤的目的不是千方百计去“堵”住漏洞,而是通过奇妙的制度设计来把人“疏流“到正确的方向上。
03
出卖时间还是知识?
1个人出来工作,本质就是在出卖自己具有的各种资源。我们把这些资源统1打包成套餐,推销给各个公司(求职),有公司开价钱拉拢了这些资源(录用),然后在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团队),最后利用这些整合后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价值(盈利)。
那我们可供出卖的本身资源都会包括哪些?
最少每天8小时的黄金时间
在学校10几年所学的基本功
积累了n多年的从业经验
各种人脉关系
各位同学请注意,这些资源里只有第1项“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不论是工地上绑扎钢筋的工人,还是设计院里苦逼的画图狗,乃至是跨国巨头CEO,每人每天能够用来出卖的时间上限完全相同。
换句话说,“时间”这个资源是有天花板的。
1般人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剩下8小时吃饭休闲打豆豆。就算1个人偶得武林秘籍,练成以后可以不睡觉不吃饭,每天也就最多工作24小时,这就是天花板。
某工地上的泥工小A,工头给他的工资是每天300元,工作8小时,那末他的时薪就是每小时37.5元。小A最近手头紧,就跟工头商量说我每天给你干24小时的活吧,豁出去了。那末他1天的收入天花板就是900元。想再多?总不可能1天工作36个小时吧~
某设计院的建筑师小B,公司给他的薪水平均下来每天600元。最近做方案投标连续1个月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但由于种种缘由最后没中标,而标底费又少得几近可以疏忽不计。小B找到领导,说自己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多出来的4个小时也应当按时薪来支付加班费。领导听罢,苦口婆心的“教育”小B说,建筑设计这行比较特殊,是万万不能这样算工资的。
建筑师小B出卖的是知识,而泥工小A出卖的是时间。
出卖知识,其特点是没法计算单位时间的产值,1切只烟台工作服加工厂家直销以结果论成败。如果终究没有由量变到达质变,那末之前所有的量威海 工作服厂家变积累就都没成心义。前面的例子里小B虽然每天加班多出来4小时(量变积累),但由于最后没有中标(没有产生质变),所以加班费的事情自然免谈了。
出卖时间,单位时间内的产值是可计算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量变的积累本身就是目的,至因而否到达质变其实不重要。泥工小A多干1小时的活能多铺几平米的瓷砖是可以估算的,所以他向工头提出用额外的时间换工资,就显得通情达理。
04
为难的建筑师……
前面讲了这么多,又是管人管事,又是考勤,又是时间知识,现在让我们来把这些零散的珠子串起来吧。
偏向于“管人”风格的公司,本质就是在管理每一个人所出卖的“时间”。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精确到分钟的奇葩考勤制度是如何被制定出来的。
偏向于“管事”风格的公司,本质是在管理每一个人出卖的“知识”。只要每一个人的时间安排不至于影响团队协作,最后也能把事情办成,那就OK了。
而如今大多数建筑师的为难的地方,在于明明做着出卖知识的事情,却常常在被出卖时间的方式管理着。
讲个身旁的例子。
某大院的建筑师C工。为了省房租,住在了离设计院30千米开外的郊区,每天早上由于交通梗塞等不可控的缘由常常晚到15~30分钟。院里有考勤规定,晚到30分钟即算作旷工半天,需扣掉双倍的半天工资以示惩罚,这也就相当于1天的工资全扣完。
C工还挺忙,每天都需要加班到晚上8点左右下班。院里的考勤规定,晚上8点后离开才算作加班,10点后离开第2天才能换来晚到15分钟。倒霉的C工忙活了1个月,工资条下来后赫然发现自己当月的工资被扣得只剩下零头。
C工很恼火,他算了下自己每天都干足8小时,凭甚么要被算作旷工?因而去找领导讲道理,得到的答复是“制度对大家都1样,你下个月自己安排好时间吧,别再当反面典型哟”。
因而C工痛定思痛,再3权衡以后无奈加入了“日日加班”党的队伍,每天磨蹭到8点才开始加班,再磨蹭到10点下班,以此换来第2天不被扣工资保底待遇。
讲真,在这类管理制度下,效力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人变工作服裤子男ems得更积极了还是更消极了?
那种1直盯着“人”不放的管理制度其实不合适设计行业。现在各种组织机构发展的大趋势,是愈来愈走向扁平化管理和小团队灵活作战。那种对人层层分级、严苛管理的老派做法终将被淘汰。
出卖时间赚到的都只能算是小利,只有出卖知识和技术才能取得更高的溢价。
所以,
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出卖知识的人,
没必要为自己现在卖得高价的那1点时间洋洋得意。
本文来自公众号
LINartisan(ID:LIN-artisan)
建筑师林磊的原创木作品牌
作者LIN,转载联系原作者
€€€€ END €€€€
- 2023-05-16 10:41:51就文胸吊带百伶百俐少女内衣这
- 2023-05-16 10:39:47就大康惠闺秘内衣店一周年店庆
- 2023-05-16 10:39:14就传安踏竞购知名户外品牌始祖
- 2023-05-16 10:38:21就达芙妮联手高圆圆推女鞋品牌
- 2023-05-15 10:24:54就中企并购国际品牌风头正盛本
- 2023-05-15 10:19:25就2018春季Jordan经典复刻鞋款抢
- 2023-05-14 10:05:23就Tiffany策略高级副总裁将离职
- 2023-05-13 09:50:19就上市以来股价翻了4倍加拿大
- 2023-05-13 09:50:12就阿迪开设第二座机器人工厂只
- 2023-05-13 09:49:47就数字化这条道路没有退路爱马